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主办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国际刊号:1000-7164
国内刊号:21-1147/R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1805 人次
 
    本刊论文
试述钢琴演奏者易患的职业病

  内容 摘要:钢琴演奏既是体力,也是脑力的运动,如果没有正确的演奏习惯和好的 方法 就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医学上称之为职业病。这些职业病会严重 影响 到钢琴表演者的演奏状态,甚至无法演奏。文章在腱鞘炎、韧带拉伤、大拇指病、神经肌肉痛、肩部神经炎或是神经丛炎五个方面阐述了病因,并结合几个病例讲解了如何减轻或消除疾病的方法,希望给钢琴职业病患者一些帮助。

  关 键 词:钢琴 职业病 肌肉 腱鞘 炎症 演奏 放松

  钢琴在我国日益普及,伴随着学琴者感到满足和喜悦的同时,它也给许多习琴之人带来了烦恼和伤痛。这就是在练习的同时,弹钢琴的人易得腱鞘炎、肌腱炎、肌肉萎缩、大拇指病、神经肌肉病等等。据德国一形外科 研究 所对40个乐队的3000名 音乐 演奏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3以上的职业音乐工作者易患脊椎病,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患脊椎病的比例尚不到一半。另有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最近调查了1353名乐器演奏家,研究结果显示,64%的演奏家患有各种不同性质的骨骼肌疾病,20%有周围神经病,8%有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这些数字表明,几乎80%的音乐工作者患有这个职业给他带来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是违反肌肉工作的 自然 生理 规律 造成的结果,因此音乐工作者们对这个 问题 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钢琴就像竞技 体育 一样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乐器。只有进行大量的刻苦练习才能很好地驾驭它。但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弹琴姿势不正确,或弹琴方式的偏差就可能导致器官不同环节的协调性被破坏,某些部位的肌肉被强迫完成力不能及的工作导致疾病的产生。通常这样会使手指之间韧带、肌肉和肌腱绷得过紧,产生腱鞘炎、肌腱炎等以及其他的并发症。下面介绍的便是钢琴演奏者常见的几种职业病:

  1.腱鞘炎

  腱鞘炎在习琴人身上发病率是相当高的。其原因是由于不正确的弹奏和弦,八度或是大幅度跨越。当手指拉伸时,骨头之间的肌肉没有积极地参与,这种情况下前臂会被绷得很紧,肌肉被过度拉伸从而促使疾病的产生。手腕是腱鞘炎的高发地带。手腕在演奏时需要经常运动,演奏者为了弹好带一连串手腕移动的乐句,由于肌肉运动幅度过大造成了对手腕的伤害。又如在跨八度或八度以上音时,手臂的肌肉与手腕协调不及时。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在手腕上出现球状的肿胀,这是腱鞘和肌腱反复过度摩擦造成的,患者在弹琴时会感觉腕部酸胀,动作时发出微小的摩擦声。如果病状严重的,很难再继续弹奏下去。

  2.韧带拉伤

  如果练琴方法不正确,韧带受伤也是常见的。韧带的损害可以由以下不同的原因引起:没有下层肌肉组织的支撑,手指在钢琴键盘上没有支撑;手臂被“吊起来”;大臂的肌肉过度疲劳;或是弹奏时弯曲的手指抬得过高,缺乏所必需的手掌肌肉的配合等等。

  3.“大拇指”病

  大拇指是五指中是最强壮的,它是音符连接的枢纽。演奏时运用大拇指不当也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如强烈地伸缩,紧张地挤压或固定大拇指,又或是经常弯曲地紧握着它,手掌不能及时地放松休息,这些都可能导致拇指出现疼痛和不适。严重时手掌的肌肉会像山丘,如不及时 治疗 会有萎缩的可能。

  4.神经肌肉痛

  伴随着各种肌肉病和肌腱病的发生还会出现神经肌肉痛。这是神经肌肉长期处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多出现躯干和四肢长期处于强制体位而迫使一定的肌肉群呈静力紧张状,主要侵犯的是上臂和手的近端肌肉。即在手被束缚的情况下,过度地抬起趾骨或是在弹奏时肘部移动过于迟缓以及肩部过度收紧不动(指肱骨)。症状是演奏中负担最重的肌群疼痛,还常伴发血管神经痛,夜间疼痛加剧,患者感觉病肢迟钝无力。另外职业性痉挛又称职业性神经机能症,也是常见的一种音乐家的职业病,表现在演奏乐器时手指发生痉挛,其肌肉及腱鞘也多发生改变,这类疾病在停止原工作一段时期后,一般均能消除症状,但常复发。

  5.肩部神经炎或是神经丛炎

  这类病是由于在弹奏时肩带、锁骨和肱骨一起被抬起,或是在弹奏和弦、跨八度的时候肘关节和肱骨不自然下垂。

  除上述原因以外,肌肉神经病以及腱鞘炎和肌腱炎可能在当肌肉活力突然弱化和肌肉疲劳突然升高时发生。所有在实践当中遇到的不合理的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弹奏方式,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笔者在圣彼得堡 学习 时,由于腱鞘炎发作,在 医院 治疗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如何减轻炎症的方法,还特地请教了音乐学院专门治疗这方面疾病的医生,获得了一些治愈成功的病例。上述的情况,可以通过特殊的训练来消除职业病带来的神经性的工作习惯和其他不方便的地方;并且可以使患者恢复自如掌握钢琴的能力。这些训练应按照一定顺序、一定数量来进行,按照每一个具体情况来分别对待,因为每个学生弹奏方式和错误都不相同,每个学生得病的形式也不同。在这里我们举几个病例:学生甲在 学习 第一年的课程时,就感到演奏并不总是很舒服的;肘部紧贴、肩部不放松;在许多动作中,手指都会受到限制;在弹奏抒情作品时旋律变得柔和,姿态不会过于收紧,紧张的肌肉开始松弛;而当乐曲到达快节奏时,就出现了紧张状态,这是由于手指没有经过足够锻炼的原因,他在模仿时没有清楚理解老师的辅导 方法 ,指法没有互相协调好。这些辅导方法是为了释放手臂和手部弹奏的舒展性,却会引起肩关节的不舒适,导致手臂负重。过了一年,学生甲感觉到手臂有时会被拉紧,但没有注意它,因为弹琴时的不舒适很早就已经习惯了。随着曲目的复杂化,演奏指法的难度也渐渐提高,解决新的 艺术 和技术上 问题 的方法已经不足。大型曲目和上台前高度激动引起了生理的过度紧张,使手臂(腕关节和前臂内侧)出现病症,开始时是左臂,后来是右臂,等到了职业病 研究 所时,甲已经得了腱鞘炎和肌腱炎。

  在 治疗 过程中,甲在开始的时候进行的是体操训练,培养弹奏指法的组织性,训练正确的肌肉活动,然后开始在钢琴上弹奏。在学习的时候培养对感觉的控制能力。渐渐的,他开始学会了培养自己弹奏舒适的状态,调整按键的力量,然后又练就了持久性。这样在 音乐 学院里他能完成大型的复杂乐曲,并参加了国际钢琴比赛的选拔赛。

  学生乙在演奏钢琴时经常会感到腕部疼痛,身体特别疲劳。用她的话来说在她的手腕上好像挂着一个秤砣,经常在演奏高音和快节奏时出现这种情况。医生确诊为初期病历。有经验的老师对她指出了几个用手指不当而导致疾病的行为:疲乏的手指已经无力在键盘上支撑,所以弹奏出的声音都缺乏感情非常肤浅;手臂的大部分没有参与弹奏;演奏时驼背。首先需要使掌部和肩部肌肉活动起来,这就需要做锻炼,练习支撑点和伸展力及“飞行”运动,交替训练弹奏高音区和低音区,每个手指进行跳音练习(强与弱),这些对病情恢复有很大帮助。乙在改正坐姿后手腕开始伸直,不再感到有压迫感,当她尝试把手部的负荷转移到肱骨的肌肉上时,感觉到整个手臂是一体的。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她已经感到病情减轻很多。

  学生丙,由于不正确的练琴方式,导致了手臂的内侧屈肌受伤,理疗也不起作用。他甚至不能穿衣,不能与人握手,手臂不能抬起,弹琴已经不可能进行。疼痛让他心灰意冷。医生了解情况后认为应该引导他的心理,树立信心,找到治疗的方法。医生分散他对疼痛的注意力。在医生和蔼可亲的语调和按摩下,学生丙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可以移动手臂了,当然这是被动的且有医生的帮助。一段时间过去,医生认为他能做一些大幅度的动作,但他仍不敢,怕引起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带他来到办公室,突然抛给他一个球,喊他接住,没想到结果他接住了球,并且令他大为震惊的是:手臂没有疼痛。从此以后,他敢把手臂分开,也可以做大幅度的动作了。不久他已经可以接触钢琴了,弹琴时不会引起疼痛,因为他运用了另外的肌肉组——仅仅是感觉不习惯而已。在以后的训练里他们非常小心,而且保持循序渐进。如果哪一个动作引起了疼痛,就马上进行相反的运动。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学生丙已经可以演奏短曲了,几个月后,他已经不害怕弹钢琴了,最终克服了疾病。

  教育 家指出:“多半是不具有天生的对乐器的适应能力的人容易患职业病的观点是错误的。”对弹奏表面形式的模仿导致了没有按照正确规则不规范的演奏。演奏时缺乏倾听声音的效果即无意识的弹奏及对快速弹奏的追求最终导致了病情的出现。

  在病情出现后需要先纠正相对比较健康的手臂,改变相对比较健康手臂的错误弹奏方式会使疼痛的手臂弹奏起来更加方便,疼痛将渐渐减退直到消失,也会使另一手臂得到恢复。

  治疗时间由疾病的性质及患病程度来定,即主要是由病人的特点、承受力和自身的愿望以及对训练的理解来定。也许会出现病情反弹现象,但在正确的弹奏下演奏者可以屏除这些情况。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为的治疗方法(改正不正常的习惯和不正确的弹奏方式)必须在通过医学手段消除疾病现象后实行。

  参考 文献 :

  [1]贾改桃。钢琴弹奏中的放松问题。 中国 音乐[J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3)。

  [2]张育青。钢琴教学中的大拇指问题。黄钟[J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2)。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lwlm.com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工业卫生与职业病》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